辩证法告诉我们凡事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先培后付”学车模式好还是不好,抛开政府主管部门不说,要看他是站在哪个角度或者哪个利益者的立场上表达,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利益群体自然观点也不同,有的认为不好多于好,有的认为也好也不好,也有的认为只有好没有不好。
驾校投资管理者认为:不好多于好。
不好之一:打破了几千年来中国教育培训收费惯例
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都是先付费后上学,孔子时期就这样,没有钱实物也可以抵学费,我们自小学到大学都要先交学费。技能教育培训也是如此,培训烹饪的,教跆拳道的,学电气焊的无不都是先付费后学习。
不好之二:侵犯了企业经营自主权
是先收费还是后收费,或者分期付费,这是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利,就像饭店一样,有的是餐后付费,有的是点完餐先付费,还有的是签单到月底总算,采取哪种付费的方式完全是饭店自己的权利,政府对此不能强行干预。国家对楼房、汽车销售收费方式也没有限定,可以一次交清,也可以分期付款,收缴费的方式买家和卖家协商选择。
不好之三:增加了企业资金成本
过去学车是先一次性付费,再慢慢学车,驾校都有资金沉淀,有的驾校老板就把沉淀的资金开办了小额贷款公司。安徽的包校长和山东的安校长都是做建筑起家的,后来相继投资了驾校,二个人转行驾校的原因是一样的,就是驾校不存在外欠款,过去他们从事建筑看似很挣钱,但遥遥无期的欠款让他们伤时间伤感情也“伤钱”,现在他们两人又要回归“垫款经营”的宿命,很是伤感。
好之一:增加了一个学车套餐
以往大部分驾校学车套餐单一,而且十几年一贯制,现在除了常规班、VIP班之外,又增加了“先培后付”班,先用“0”元学车或一个“门槛价”把学员引进门,在慢慢消费。增加一个套餐,就有利于增加适合这个套餐的学员。
好之二:倒逼驾校提升服务
天天讲提升服务,但许多驾校内力不足,现在外力来了——服务不好,学员不付费。教练员服务不好,你就失去了“票房价值”,没人来约你的车;驾校服务不好,同样也会被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所淘汰。服务是驾校管理重点中的重点、难点中的难点应该成为驾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识。
学员认为:也好也不好。
好处是:我的钱我当家
过去学车是缴款容易退款难,报名前“大爷”是咱,报上名后你处处受驾校和教练员的制约,“大爷”是人家,想退学和转学很麻烦,不但要找这个人那个人签字,还要扣这个款那个款。现在好了,“打包整售”变成了“零售”,我的钱我当家,满意我就付款,不满意也不用违心付款,花钱买服务自己掌控。
不好是:心中没底
过去一次性缴费,学不会继续学,驾校负责到底,现在花钱买学时,学不会继续买学时,这不是“无底洞”吗?还是“打包整售”好。
一边倒认为好的只有开发“先培后付预约学车”的软件公司。
他们既是此轮驾培驾考改革的推动者,也是受益者。
“先培后付”学车的模式早已经过了讨论阶段,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先培后付”已成为大势所趋,因此驾校与其纠结这种模式的好坏,不如顺应改革形势,提升驾校服务。
单一的学车模式,无论是过去“一锅煮”(多人一车教练主导),还是现在的“先培后付预约学车”,都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地区、所有的学员。
不搞一刀切,多种学车模式并存,让学员有更多的选择权,更符合驾培驾考改革“便民利民”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