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在张家港投资2000万元办驾校,招聘90多名教练、订购数十辆教练车,成功申领了工商营业执照,他的驾校却迟迟拿不到驾驶员培训经营许可证。王先生说,他在办理驾培证的时候,运管所负责人的一些附加条件让他难以接受,驾校相关条件都已达到,张家港交通运输管理处却拒绝办驾培证。
王先生投资花费2000多万建设的驾驶学校在张家港市锦丰镇。“所有设施全部符合新国标”,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们还招聘了90多名教练以及订购了数十辆教练车。并在2016年10月份成功申领了工商营业执照。
2016年11月24日,办驾校的进度卡壳了。张家港市交通运输管理处拒绝为王先生办理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许可证。
运管处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严格按照《苏州市道路运输条例》第八条的规定执行的。
《苏州市道路运输条例》第八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根据运输发展规划、市场供求情况,通过招标投标等公开、择优、无偿的方式,合理引导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的发展。
这条规定中并非一刀切地禁止新办驾培机构,而是要求进行合理引导,而张家港市交通运输管理处认为驾培市场的新规划尚未出台,所以不受理新办驾培机构的申请。
王先生认为这并不是真正的理由。
张家港市交通运输管理处的负责人陈处长提出了一条解决方案:他可以牵线,让王先生和当地圆智驾校合作。“只能挂靠在圆智驾校里面,指标多少我可以考虑的。”按照陈处长的说法,王先生与圆智驾校合作,车辆必须挂在圆智驾校名下,挂靠车辆的数量指标,运管处可以尽力争取,而只有答应和圆智驾校合作,驾校才能开办起来。但是如果不愿意和圆智驾校合作,他的驾校就绝不可能开门营业。
陈处长还表示:“我们换位思考一下,你在我这个位置,你如果是我,你会接这个生意吗?我有这个义务来接这个生意吗? 以后我们你在张家港落地的话,我们接触的机会还是很多的。而且你还有可能是我主要的管理服务对象之一。你驾校不可能离开我们运管的对吧。如果我运管按照法律条款严格要求你做的话,你赚个什么钱? ”
陈处长联系了圆智驾校的负责人并表示,具体的合作细节王先生可以和圆智驾校的负责人细谈。随后,王先生找到了圆智驾校的一位负责人宋书记。宋书记表示,张家港市交通运输管理处不审批,其它驾校根本进不来。在这样封闭的市场环境下,最终的收益者就是已经开办的几家驾校。
对此,王先生心生疑虑通过查询网上公开资料显示,圆智驾校是由张家港市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控股,占股达51%。而事实上,张家港市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的办公地点和张家港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其实就在同一个地方。张家港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则是张家港市交通局下属的一家企业。
这一连串错综复杂的关系,让王先生觉得自己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不过对此,陈处长不以为然,他表示,如果王先生实在不愿合作,可以选择走法律途径。
“驾校都进来了,驾校多了对你有什么好处呢?”陈处长表示:只有严格控制驾校的准入,才能保证大家的利益。
实际上早在2015年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的《关于推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中有明确要求:“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者禁止准入,不得增设任何额外条件。” 2016年6月13日,我省多部门也发文要求:“开放驾培市场,规范准入管理,不得增设许可条件,不得限定地区驾培机构数量。”
同样是在苏州,常熟市的驾培市场已经放开,目前常熟市有近十家驾校,驾校的起报价格在4600元左右,相比之下,张家港驾校的起报价格在6000元左右。王先生的驾校想要在张家港开下去,真的只有和圆智驾校合作一条出路吗?目前王先生希望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