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时不要与孩子说笑
城市中日益增多的车辆、参差不齐的驾驶员素质以及不合理的道路设计都使得路况变得越来越复杂,驾驶员需要更加集中注意力才能应对。
大家都知道开车时不能接打电话,这是为了防止驾驶员注意力分散导致的交通事故,其实和孩子说笑是一个道理。有的驾驶员还会在和孩子沟通时过于专注,会回头到后排与孩子说话,危险不言自明。
编辑建议:驾驶爱车时要集中注意力,正常沟通即可,不要与孩子说笑。
不在车内摆放坚硬装饰物
不少爱美的女性车主都会对自己的爱车打扮一番,摆上各种装饰物,身为人母之后依然乐此不疲。
其实,只要不影响行车视线,可以在车内摆一些玩偶等物品,但绝对不能放置坚硬的、棱角分明的装饰物。发生事故时,车内的物品会到处飞散,车内的孩子难免“中枪”,到时候再后悔就有点来不及了!
编辑建议:不要再车内摆放金属、坚硬的装饰物
不要让孩子在车内进食
不少人都会开车接送孩子上下学,上下学时孩子都比较饿,很多车主会选择让孩子在车内进食,一来是节省了时间,二来是能让孩子及时补充能量。
这本来是件两全其美的好事,但是遇到突发情况时就麻烦了,例如急刹车时孩子的身体自然前倾,冲向前排座椅或仪表台,口中的食物很容易卡在咽喉,而手中的食物,例如羊肉串、糖葫芦、瓶装水等等,也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害。
编辑建议:禁止孩子在车内进食
不要让孩子在汽车周围玩耍
玩耍是孩子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所以每当放学过后都能见到路上布满笑容的一张张小面孔。
有研究表明,孩子在8岁以前对速度的认知不够全面,不能准确判断物体运动的速度,并且很容易收到日常经验的影响,举个例子,如果您问一个4岁幼儿“这个车开的快不快?”他(她)可能会说:“这个车开得慢,因为他(司机)老了,开不动了,那个司机还年轻”。
所以说小孩子并不完全具备对汽车速度感知的能力,这说明了为什么有很多小孩子敢于在快速的车流中穿梭或站在正在倒车汽车的后面。
2012年9月,网友“青岛姑娘老徐”发微薄称自己儿子所在的幼儿园发生了一起悲剧,一位母亲在倒车时不慎将自己两岁的孩子碾压致死。不幸的是这样的案例并非只此一件,在百度上搜索您会发现更多的悲剧。
编辑建议:虽然我们无法快速提高孩子对速度以及危险的认知能力,但是我们可以教导孩子在远离汽车的地方玩耍;并且您在倒车的时候千万不要叫孩子给您指挥!
车身粘贴警示标志,提醒其他车辆
“BABYINCAR”这是在很多车上都能见到的警示标志,这类标志一般为醒目的黄色,并由反光材料制成,无论在白天还是夜间都能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编辑建议:编辑在网上淘宝了一下,“BABYINCAR”反光贴纸价格不超过10元,无论从安全角度考虑还是价格考虑,这个都可以有。
培养安全意识,孩子受益终生
遥想当年,各位坐在屏幕前的家长在小学时代一定都学过大禹治水的故事,与其“堵”不如“疏”,教育孩子的道理也是如此,“这个不能做”“宝宝别这么干”的效果远不如让孩子更早的认知汽车和培养交通安全意识。
小孩子心中对汽车了解了,就不会对汽车过于好奇;知道到闯红灯可能再也见不到妈妈后,就不会在路口冒冒失失。这和您教孩子别摸电门是一个道理,他们长大后一定会感激您当年的教育,并因此受益终生。
编辑总结:长春汽车被盗案给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希望孩子与汽车间的那些不能承受之痛不再发生,也愿天下每一个家庭都能平安、幸福。